背景:
阅读新闻

北京会议发言稿-----张北川

[日期:2009-10-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1022号,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全国房地产协会在北京共同主办的“2009中国电影业与房地产跨界峰会”上,我应约发言。现将发言稿发表,供大家参考。在此,感谢省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协助我完成这篇发言稿。

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发展的思考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张北川

一、当前国内影院发展建设现状

2008年,中国新增影院118家,新增银幕570张,平均每天以增加1.56张银幕的速度继续高速发展,银幕总数达到4097张。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拥有近2000家影院和约6000张银幕,成为放映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从新增影院的地域分布来看,目前国内电影院线靠自有资金修建的电影院,其选址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大城市。20098月,全国票房前100名影院中,仅有25家影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杭州、重庆、大连等主要票房贡献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区域型商圈乃至个别社区型商圈仍是影院投资的主要区域;所有副省级城市与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的都市型商圈及区域型商圈也将是影院投资的重要区域;发达地区、省份以及十大城市群里的地级市的区域型商圈是影院投资关注的另一区域;少数发达地区的县城乃至乡镇等小城镇的中心商圈也是投资建设影院项目的一个方向。相对的,我国广大中小城市甚至西部个别大城市的电影市场多数处于萎缩状态,有350座人口100万左右的中等城市以及县级城市基本没有影院。

以四川省为例:2008年,成都市拥有20座影院和164张银幕,电影年票房1.8亿元。其余20个市、州合计拥有影院48座和银幕173张,年票房0.46亿元。可见,广大中小城市无论是影院建设情况还是票房收入均与大型城市相去甚远。

二、中小城市新建影院非常少的原因

1、影院建设高度市场化

影院项目的考察与评估是投资人开发影院的必修功课之一。其中很多的参数都会成为计算项目投资回报和决定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例如:城市GDP、城市区域人口、城市现有的竞争对手的现状与数量分布、影院项目的规模、投入资金大小、回收周期、人员组合与培训等等。国内一、二线大城市各项参数均大大优于中小城市,因此,绝大多数影院建设资金都会流向这些城市。

    例如,成都市目前年票房上千万的影城有8家,其中有4家是2007年以后新开业的,而四川省内其他20个市、州目前只有1家年票房超过千万元的德阳太平洋电影城,其他影院的年票房都难以达到1000万元。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地区二级城市的影院年票房超过千万元要容易得多。因此,对于一个想在四川投资电影院项目的投资者来说,他的投资首选地必然是成都。

2、中小城市没有合适的场地

中小城市商业集中地带一般都在旧城区,而旧城区的改造成本高,在旧城区繁华地带新建有规模的商业楼盘的可能性较小,多数都在新的开发区进行建设。即便这样,由于新城区人气不旺,新建的商业楼盘体量都不大,导致符合电影院设计标准的商业楼盘很少。原来有政府规划的影院项目,也在过去电影不景气时伴随各市、州级电影公司改制破产被新的业主改造为其他业态,加之当年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新型影院建筑标准有较大差距,再改造为现代新型影院的可能性较小。

    这就使得投资人即便对某些中小城市票房有信心而到这些城市寻找项目时,都难以找到符合影院建设各项指标的楼盘。

3、中小城市没有合适的投资人

目前,中西部中小城市电影院建设尚未被政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中小城市财政对电影院建设基本没有投入。而在面对中小城市电影市场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大、产生效益很低等问题时,众多的投资人对影院项目望而却步,因此中小城市电影市场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三、中小城市影院发展的解决方案

1、资金扶持

电影除了娱乐功能外,还有教育和宣传功能,除了商业属性外还有公益属性,电影也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政府应该将电影院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投资人给予一定扶持,鼓励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现代化多厅影院的连锁经营。

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投资新建影院,每块银幕能得到政府补助50万元,最高补助250万元。自2004年起至2008年止,北京市共补助了5000万元左右,却拉动了8亿多元资本进入北京地区新建影院。少量的政府资金补贴却带动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与此同时,北京电影市场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认为,这一模式完全可以被复制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的发展中。另外,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方面,政府可考虑拿出部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贴国有电影院线,因其在面对中小城市影院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的情况时,国有资本对影院项目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表现都要明显强于其他资本。

2、优惠政策

此外,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政府还可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政策。

①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可在实行3年专项资金先征后返的基础上,针对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新建影院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如减免征收或延长电影专项资金免征期。

②为推动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广电总局最新政策规定,政府对新建和正在运营的影院数字设备给予补贴。2010年以后新建的影院,数字设备达到影厅一半以上将获得专资先征后返的政策。1.3K银幕8m-12m设备每套补贴2万元,银幕8m以下补贴1万元; 2K设备每套补贴5万元。

    我建议,在数字化放映补贴政策上不要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安装数字放映机的,政府可加大补贴力度,增加补贴金额。

③减免营业税、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都能够有力的推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进程。

④为扶持中小城市影院建设,主管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向影院倾钭,如在分账比例上,片商和发行商让出5-8个百分点;在保底票房、最低票价等方面也给予中西部中小城市影院适度倾斜,以增强这些影院的赢利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整个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的发展和繁荣,才能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而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也是为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20091022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