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the rich are protected, the poor can become rich.这是我用谷歌翻译的“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能变富”,作家薛涌在《仇富》书中开篇借用苏于轼的语言。作者叫我们将其翻译成英语给国外朋友看,结论是,大多外国人认为是野蛮语言,还有不少听不懂(或许是谷歌翻译错误)。
不过无可争议的是,世上只有“仇富”而无“仇穷”之说,“仇富”说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尤其是当贫富悬殊过大、穷人过多时,这种“仇富”心理常常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和谐,变革。
毛泽东创建新中国三大法宝之一——“土地革命”,提出 “打土豪,分田地”口号,唤起广大没有土地的农民起来闹革命,最后夺得政权不能不说和利用了“仇富”倾向有关。
21世纪的今天,索马里海盗如此猖獗,相信不是富人所干。
刚才,在街上看见一新疆小偷肆无忌惮在街头偷一对情侣东西,未果,除了公安打击不力,也不能不说没有仇富情结。
反观日本,如一位日本朋友所说,他们国民收入呈现棒槌形、橄榄形,收入中间大两头小是他们社会稳定的基础。
同意作者一句话:“一个社会贫富分化到了这个地步,换谁当穷人都会仇富。中国的穷人相对还算厚道的”。
为创和谐,关注、关心穷人。
《仇富》,2010年我读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