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学习心得

[日期:2010-09-01] 来源:第五支部  作者:罗帷维 [字体: ]

《有味》在《财经》刊物上推荐,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为文化散文集。拍下一读,发现其内容的确别有洞天:该书没有沿袭明星出书的老套路,所述内容并非迎合当前流行文化,也非个人非凡经历的自我吹嘘,读完看来,这书仅仅是忏悔对传统文艺和文化的遗忘;汪涵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沿袭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以及结合这些年关于生活、物件的所思所悟集合完成。

本书从开初的幼年美味写起,令人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些迷恋的美味和无忧无虑的情景。再到后来写那些故乡里的人、事、物,笔尖流淌的是一种宁静,一种禅意。习惯了那个幽默搞怪的汪涵,你或许想不到,他可以去老铺“聚元号”定制一套弓箭,品味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之美;或可以细细把玩一把手工秤,默念“天地之间有杆秤”的古训;或挥毫泼墨,在提笔顿笔中书写快意人生;或打开折扇,对着名家墨宝鏖战在棋盘勾勒的经纬天地中;或独自抚琴,在一弦一柱的交错中奏出感伤。

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文化的积淀,才能行走于流行文化而不失方向。

  也许我们要更多的把我们的爱和关心给身边的人,给那些不大不小的事,才能真的潜下心来思考生活、体会生活,而不在浮躁繁杂的社会里纠结不已。

  如果我们还有机会,回归自己的爱好吧,投入它,生活何必总是那么功利呢?仅仅喜欢也许就够享用这快乐了。

  有时我们迫不得已,但应该有些人或者物,让我们觉得生活“有味”,否则,何必生活呢?

真如本性,即是清净,是纯净的,是深邃的,是浩渺的,是千万年不变的,是镶嵌在千万人的心中,是“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人具有的,原本具足的。汪涵的文字,就如同这样的意境,浅浅入眼,却发人深思,仿佛世间万般都在他不经意的叙述中跃然纸上,这样的功力,想来也只有日日参禅的人可以通达。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pyyxlww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