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至28日,随机关第三支部前往大巴山干部学院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并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奉命向西战略转移,12月经陕南到达川北。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抵达通江县河口场,建立了川陕边界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赤北乡苏维埃政府。此后,在川陕两省党组织和王维舟等率领的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开始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32年12月下旬,红军经过浴血奋战占领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座县城及大部分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层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赤江(通江)、红江(涪阳)、南江、清江(巴中)县和巴中特别市等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为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相继召开,组建了中共川陕省委,并按照《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原则,起草和通过了《川陕省苏维埃临时组织法》,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宣告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建立。
1933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空山坝大捷中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派遣的四川军阀田颂尧发动的三路围攻,攻占了长赤、广元、仪阆、苍溪、江口、万源等7个县,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使根据地面积扩大了一倍。
通过学习参观,使我认识到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是无数革命志士的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最后取得全中国的伟大胜利。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大巴山干部学院的主题教育讲座,是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在这红色的革命历史中,革命先辈们的那种不怕牺牲,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而正式革命先辈们的这种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强大的、高速发展的新中国。
铭记党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要全身心投入,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在学深细悟中常思,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从百年党史中坚定信念、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激发爱党之情、奋斗之志。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品质上、思想上、行动上靠拢,乐于奉献,勇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