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参观“两弹城”学习心得——伍镜橙

[日期:2019-08-23] 来源:第三支部  作者:伍镜橙 [字体: ]

                  科技的力量,精神的闪光

        -- 参观中国两弹城有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战斗力基本形成;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页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研制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没有外援、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创造了“中国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019年7月31日,省电影公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及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我们缅怀这一段求真求实的科技史诗,满怀崇敬地参观了位于绵阳梓潼县的“中国两弹城”——一片其貌不扬,掩映在青山绿树中苏式红砖矮房,外形与尖端科技无从关联,但却真正切切记载了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历史。参观了两弹历程馆、廉洁文化馆和三防教育馆,在烈日下,我们在邓稼先故居门前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言,参观者都认真倾听了讲解员对老一辈科学家们感人事迹的讲述,听到动情处仿佛就置身于当年那个贫瘠却又火热的年代,并深深地为“两弹元勋”们的壮举所折服,当一个个科研先锋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当两弹一星研究环境与巨大研究成果形成强烈对比,我们的心情都是跌宕起伏,难以平复的。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用于攀登”的两弹精神闪耀的光芒。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科学技术和爱国精神的结合,铸就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托举着伟大祖国走向安定繁荣的辉煌。 


        

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在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传承和弘扬“两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虽然我们来基层,只是文化宣传战线的普通一员,也许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是伟大的,只要能将这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将能早日实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pyly | 阅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