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习近平同志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领航新时代,再启新征程。
通过参加党群工作部组织的集中收看开幕式会议、省公司领导主持的十九大报告专题学习及自学,对十九大报告中的几个重点措词之变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一,历史方位之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并非一个新名词,但用来定位“新的历史方位”却再契合不过。这个“新”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努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结果,是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体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结果。
要解历史方位之变,正是习近平在报告中的那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其二,主要矛盾之变。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新的说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的两极——需求与供给——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这个“考点”,不只是考生笔端卷面上的考题,更是对我们如何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命题”。
其三,基本方略之变。在此之前,我国对基本方略没有系统的表述。此次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条”,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简而言之,就是14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其四,核心价值观之变。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们耳熟能详并身体力行的核心价值观。而在此次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表述的基础之上,添加了一个词:美丽。一词之变,喻意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