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红军时期以来,伴随着党的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的需要和历史的更迭,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经历了数次变化,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第四时期,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文革”十年内乱;第五时期,改革开放到目前。
一、红军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立于1921年。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最后一天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当时大会只有代表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确立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大批共产党员遭到逮捕。同年7月,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中央与共产党决裂,并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屠杀,至此,大革命宣告失败。
这一阶段,中共党员加入党组织没有固定和统一的誓词,主要是通过表决心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愿。
右倾投降主义酿成的惨剧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之后,党又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红军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为:“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由于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创立和成长初期,党的力量不是很强,革命斗争主要是以隐秘的方式进行,所以誓词中强调,要严守组织的秘密,服从组织的纪律,要将个人的牺牲置之度外,绝对不能背叛党组织。同时,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誓词还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二、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这一时期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壮大,人民军队的主力发展到120多万,共产党员120多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望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誓词的改变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时期党员们对党信仰的坚定和强烈的自豪感,誓词同时也体现了共产党英勇无畏的气概和为理想事业献身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这一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的指引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战争中,无数党员入党,怀着为解放全中国,推翻三座大山的理想和信念加入党组织。从这个时期的入党誓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正以正确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和辉煌!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这个时期的入党誓词明确的反映出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确定,党的纲领和章程已经规范,并成为党员的行为的标准和参照。所以党员在宣誓时提到了“承认党纲党章”。同时,我们也发现党在执政之后还是经历了不断探索和不断成熟的过程。
五、十二大以后
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修改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继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入党誓词的三次修改后,党的十二大对入党誓词进行了第四次修改,并且首次把入党誓词写进党章,使誓词具有了党规党纪的性质。
新党章的入党誓词高度概括了党员的权利与义务,表达了党员对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时必须面对党旗许下的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和遵守的誓言。
纵观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可以看到,它与党的历史发展是相对应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时期的誓词都蕴含着时代的印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更透视出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稳健前进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