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观世博有感

[日期:2010-06-18] 来源:第三支部  作者:李毅 [字体: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而这次对话中最重要的介质就是影像,影像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各参展国家在影片形式和内容上可谓是“百花齐放”,2D3D4D180度——720度的巨幅屏幕、高清的投影设备、雾幕影像等一系列创新、高端的多媒体展示技术给观者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享受,当今电影的前沿技术在此次世博会中层出不穷,让我们对电影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深感自豪。

此番行程中最感幸运的是参观了中国馆: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搭乘电梯直奔49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 走出影厅是原本5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28米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这幅长128、高6.5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分为日景和夜景两部分,约是原图的30倍,需要12台电影级的投影仪同时工作。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尽展宋朝盛世的都市日夜风情,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紧接着,在前往41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在中国馆内不同的地方,能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中国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pyzl | 阅读:
相关新闻       世博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