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28日,我作为公司机关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学员中的一员,参加了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培训学习。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前,我们聆听讲解员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的介绍:1932年12月18日,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战四川,从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乡入川,建立以巴中为首府川陕苏区,1935年初撤离巴中北上,在巴中战斗的两年多时间里,根据地扩大到23个县和1个特别市,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余万,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4个师11500余人发展到5个军80000余人。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妇女独立团等地方武装,发展到10余万人。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苏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全苏区城乡,到处可见父子参军,夫妻参军的动人场面,村村都有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儿童团的矫健身影。他们前仆后继,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地肩负着保卫后方,支援前线的繁重任务。苏区当年32万余人参加红军、地方武装和民众组织,先后有14万余人为苏区创建发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我们向红四方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追忆红色历史的记忆,感受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听王坪烈士陵园的守墓人讲故事,继承红军志,缅怀先辈情;我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歌声抒发革命激情和对先辈的敬意。
通过这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的教育培训学习,我对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起源、建立发展和发动三次进攻坚、粉碎六路围攻、开辟红色交通线等重要事件有了深入了解,更加增添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它来真的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