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十八洞村》观后感--孟俐

[日期:2017-12-07] 来源:第二支部  作者:孟俐 [字体: ]

十八洞村观后感

看完《十八洞村》,感觉是一部接地气的主旋律影片。首先是美轮美奂的景致,十八洞村,有婺源乡村建筑模式,又有兔耳岭的自然景观,层叠的梯田,望不到边的绿色,美!还有那最原汁原味的苗寨风土,包谷烧、酸辣鱼、朴实自然的苗歌。

然而更美的是人情,人性的光辉。影片的主人公,退伍军人杨英俊,性情深沉而又刚烈、倔强。当过飞机修理师,本来退伍时可以去当石油工人,然而那时刚好实行包产到户,他爱土地,就回家种地了。他本本份份种了几十年,除了自家三亩田,还为村民种了七亩多田,却种成了贫困户。他不能面对“贫困户”这个帽子,觉得是一种耻辱,会被战友耻笑,还拖了国家后腿。他在村里、本族里都是说得起话的,那些堂兄弟对他有几分尊重、几分畏惧。所以他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杨家班班长,他带领杨家兄弟与贫困干了一仗,上演了一回当代“愚公移山”,填土造田,改造尾矿,解决了地少人多的矛盾。他既改变了自己的境遇,更改变了杨懒、杨三金的精神面貌,让他们长了精气神,当回了“农民的样子”。他为杨英连找回了女儿女婿,化解了苏家和全村的世仇。杨英俊不仅是一个精准脱贫的典型,是世世代代中国农民的典型,更是当代农民的典型。这是一个硬汉,他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基因,他的心里如一盆火种,只要扶贫队员来点上,他就能燃烧自己,并且点燃他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qsxq | 阅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