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篇文章,觉得有点意思,和大家分享如下。
当我们翻开各种厚厚的管理书,发现很多理论都是在讲如何实现战略,如何达成量化目标,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很多管理者过于关注战略、目标、绩效,但是却忽略了这些都要靠人来完成,而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是感性的,是有情绪变化的。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想带好团队,要学会管理三种情绪:
1、自己的情绪
2、骨干的情绪
3、团队的情绪
今天,我们只说说管理自己的情绪。
身在职场,发脾气,是本能;管好脾气才是本事。真正的职场达人,从不将负能量写在脸上。以下几种常见的职场“表情包”,大家看看自己用过几种。
第一种:为了保全事业,迫不得已选择了压抑和隐忍
这种情况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或正在进行中,想告诉大家的是,压抑脾气易致癌:德国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当我们长期处于未释放或未化解的压力下时,负面情绪所对应的脑内情绪反射中枢将慢慢衰竭。每个情绪中枢与特定器官连接,当反射中枢衰竭,会对所控制的器官发送错误信息,导致组织内畸形细胞、癌细胞形成,这也是情绪不好容易生病的原因。
为了保全所谓的“大局”总是在“牺牲”自我的人,内心深处不能正常发声,活的不痛快,所以特别容易患伤风喉咙痛。建议这类情况的人儿要发声说出来:向密友、向管理层其他人员倾诉,或直面BOSS,谈谈自己的情况和想法,解释问题的原委,舒缓内心压力。
第二种:要不要任性地生一场“职场气”
情绪管理专家MARSHALL GOLDSMITH指出,无论发泄还是压抑,对一个生气的人来说,都对改善情绪无济于事。发怒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才会想发脾气或者刻意控制。但事实是,出问题的,很可能是你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小孩子在过节是打碎了东西,这本身没什么,但如果打碎东西让你感觉不吉利,你就会生孩子的气,甚至心里非常部舒服。那么,问题,其实出在你对这件事情的理解上。
第三种:惹不起公司的人,回家发泄总可以吧
这种把情绪带回家的情况,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也都有过。每当个体情绪变坏的时候,潜意识就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或他觉得安全的对象发泄。于是,家人成为了“踢猫效应”的受害者。
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Kick The Cat Effect),是指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原文故事是:一位父亲在公司受了老板的批评,回家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委屈窝火,就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来,死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这个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非常容易发生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对家人保持足够的宽容。
看了以上三种典型的负面情绪表情包,我们是否应该有所感悟和警惕呢。心里能量强大的人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爱自己”三步曲,远离惹你发脾气的人事物,寻找唯你“专享”的合理发泄口,修炼内心成镜子,“事来则应,事过则忘”,让内心不染情绪尘埃。情绪管理是生活质量的阀门,是幸福感的开关,让我们将自己的情绪表情包升级到“悦已表情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