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回顾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当时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基础。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无从谈起。
历史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必须使生产关系的变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必须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等等。邓小平同志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进行的探索,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要把党史学习联系实际工作做到“学史力行”,一是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二是要在工作岗位上积极主动勇于担当,三要为尽心竭力办实事,四是工作之余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