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2日,第一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到雅安泸定、安顺场,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在长江众多支流中,大渡河并非最长、也非水量最大的一条,但因为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浓墨重彩,使之从众多江河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条闻名遐迩的“名流”。
要了解长征历史,不能不说强渡大渡河;要了解大渡河的精彩,就必须走进安顺场。安顺场,原名紫打地,不过是大渡河上一个小小的渡口,在此地,人们总无法绕开这一耐人寻味的话题:从“翼王悲剧地”,到“红军胜利场”。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的72年之前,几乎是同一时节、同一地点,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兵败紫打地”的历史悲剧;72年之后的1935年5月24日,被逼上绝路的中国工农红军,却在同样的环境条件面前,上演了“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歌,保存了革命火种。
中央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中央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中央红军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接受夺桥指令,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 5月29日,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战斗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泸定桥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通过两天身临其境的参观,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可贵的红军精神。在红军中,所有的指挥官和士兵在接受命令时,都会在行一个标准的军礼的同时坚定地说:“保证完成任务!”如果要从红军中找出一句最能表现红军精神的标志性话语,那么,“保证完成任务”就是这样的标志性话语。“保证完成任务”凝结了红军崇高的精神信仰,红军的伟大和卓越就是源于他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精神。今天,在新时代的新征程道路上,就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