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看印度电影了,印象中载歌载舞、场面热闹的印度电影被上周观影的《摔跤吧,爸爸》彻底颠覆。如此小众和题材冷门的电影能取得豆瓣网9.8分的观影评级,不能不说它是一部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好电影。
影片中热血和亲情交相辉映,观众席里老中青少受众广泛。2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什么是“笑着笑着就哭了”。影片中的演员们演技出色、投入,观众自然跟着入戏;故事题材虽然冷门,但情节感人、很多摔跤比赛场面更是扣人心弦,影片题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应该是影片大获好评的关键点之一。影片对父女情的细腻刻画也戳中无数观众的泪点,尤其是当今的中国家长,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角色代入感,对影片中的爸爸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影片给眼前千军万马走应试教育独木桥并普遍有教育焦虑的家长们传递着一种另类、有效的教育模式和催人上进的正能量。
纵观国内的电影市场,几乎看不到体育竞技题材完整的电影。即或少有的几部运动题材的电影也融合动作、青春等时髦元素,并非纯粹展示运动与成长的影片。而热血沸腾的《摔跤吧!爸爸》恰好弥补了这一市场空白,给予中国观众极大的新鲜感,也传递着体育竞技为国家争光的信念和精神。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主旋律励志电影,影片中爸爸带来的正能量,足够让做家长的我们思考,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信念,永远都那么足够和强大吗?我们会永远像电影中的爸爸一样,不顾一切地相信孩子,帮助孩子吗?在当今如此浮躁和功利的环境下,大多数的家长们也许最难做到的就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地静待花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