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学习《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有感

[日期:2014-10-11] 来源:第一支部  作者:蔚兰 [字体: ]

我们这一代人是中国城市化突飞猛进过程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在改革发展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扩张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产生或多或少的深刻影响。在诸如房改、拆迁、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城乡结合部、大棚区、购房、户籍入学、流浪人口、新型邻里关系、社区服务、城市空气污染等这一系列城市化进城各种冲突与问题都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在让我们困惑、揪心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规范与有序变得从容而享受。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系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作者在大量调研数据集成的基础上以理性、严谨的分析,向我们揭示了那些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城市化进程变化的各种形态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呈现明显的“推进”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以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这种“推进模式”可分为七种,即建立开发区模式、建设新城模式、城市扩展模式、旧城改造模式、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乡镇产业化模式和村庄产业化模式。
  作者认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使农民、农民工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城镇化的难题在于如何解决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怎样突破户籍制度的束缚,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
  作者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即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范围内农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我回到爱人老家遂宁蓬溪县城,其焕然一新的面貌与风采让人感慨。回想起二十多年来几次回老家的不同状况:第一次到蓬溪县城是1990年,虽然比较狭小确也是改革之初的生气勃勃的情态,人来人往、小商小贩熙熙攘攘;90年代后期与2011年之间几次回去却感觉脏乱无序,拆迁与无规划修建、小城青少年的迷茫与颓废都让人烦躁与失望;这次回到蓬溪,县城终以其脱胎换骨的清新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道路宽阔整洁、市容井然有序,家乡的青少年目光淡定自信,人们乐享其间。看到这次让人欣慰的变化,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会越来越注重以规范、科学的方式向人性化方向不断推进。

下图为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遂宁城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