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专用名词
2009-1-13 10:06:41
 
布币----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铲状货币的总称。  
  刀币----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  
  圆钱----圆形货币的总称,包括圆孔圆钱和方空圆钱两种。一般指后一种。  
  空首布----春秋战国时期铸币,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耸肩弧足空首布。  
  平首布----战国时期铸布,包括(金斤)布,异形布,方足布,尖足布,圆足布等,主要流通于三晋和燕国地区。  
  金版-----既金钣,又称"印子金"。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形状又龟背形,长方形,方形等数种多出土于安徽,江苏,河南等地。  
  金饼----一般指汉代的麒麟金和马蹄金。是汉武帝时期的黄金币。  
  铢两货币----指中国隋以前铸行的以铢,两为重量单位,重量为钱名的货币,如半两,五铢等。  
  五分钱----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36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三分钱----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铸,属于半两钱的一种。  
  白鹿皮币----西汉武帝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货币。汉武帝时,汉苑多鹿,就收集鹿皮做币材,以鹿皮方尺,缘以藻篑为币,直四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因其作价太高,不久既废止。这种皮币在中国货币史上被视为纸币的滥觞,但不见实物。  
白金三品----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发行的银锡合金货币。  
  比轮----东晋时沿用东吴旧钱,大小轻重并行,大钱称"比轮",形容其大如车轮。  
  小平钱----直一文的小钱,也称平钱,小钱,一般直径在2.4厘米左右,重3.5克左右。  
  折二钱----当两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2.8厘米左右,重7克左右。  
  折三钱----当三文使用的钱,一般直径在3.1厘米左右,重10克左右。(其余如折四,折五钱,均依次上推)  
  大钱----(1)。大面值的钱及大型钱的统称。(2)。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乃与剪凿小钱相对而言。  
  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  
  贯----一千钱称一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竹木条也称贯。  
  缗----同贯,一千钱称缗。  
  小样----指钱径小于同类型钱者。  
  大样----指钱径大于同类型钱者。  
  面----钱币之正面。  
  面文----钱币正面的文字。  
  背----钱币之背面,又称幕。  
  背文----钱背文字,符号,图形的总称,又称幕文。  
  穿----指钱身之孔,也称好。方者叫方穿,方孔,圆者叫圆穿,圆孔。  
  广穿----指钱孔较大者。  
  狭穿----指钱孔较小者。  
  内郭----指钱孔四周之突出部分,又称好郭。  
  广郭----指内郭较宽者。  
  狭郭----指内郭较狭者。  
  重郭----指二重内郭。  
  决文----指钱身方孔之一角或数角尖出者。  
  四决文----指钱身方孔四角尖出者。又称"四决"。  
  栗角----是一种特殊的四决文,方孔四角尖出处呈小点状.  
  四处文----是指钱身方孔四角又阳文延伸至外郭者,又称四处,四道。  
  外郭----指钱身外周之突出部分,又称外缘,外轮,肉郭,边郭。  
  宽缘----外郭较宽,又称宽轮,宽边。  
  狭缘----外郭较狭,又称狭轮,狭边,细缘。  
  重轮----指二重外郭。  
  额轮----指外郭外高内低,多见于王莽钱。  
  削边----指外郭向外斜削,正与额轮相反。  
  磨边钱----指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