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公报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联想到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无疑在政策层面电影产业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下面,根据公司党委的要求,就我国城市电影市场、农村电影市场及电影院线的发展三个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简单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城市电影市场发展 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实现了连续5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60亿元,影院新增142家,总数达1687家;银幕新增626块,总数达4723块。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影院总数达到1826家,银幕5300块,全年总票房将突破100亿元。未来十年,中国电影银幕数将达到1万块以上,票房总收入将突破350亿元人民币。毋庸置疑,我们将迎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十年”。 影院作为放映终端,对电影产业规模影响巨大。目前,全国银幕数量虽然增长迅速,年底可能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二,但距离美国的40000块还有很大差距。而且,相对于中国广大的观众基数,中国的影院和银幕数仍然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城市影院布局和建设上我们在未来几年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众多有实力的企业争相投资现代化多厅影院,并力图布局全国,我们势必要面对众多竞争对手从投资修建影院到抢占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影院项目为王”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具体分析,目前中国电影的票房主要依靠一线城市支撑,广大二三线城市有待开发。这应该可以成为我们把握机遇的一个切入点。以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大地院线为例,其一开始便是选择以二、三线城市为扩张目标,迅速布局全国。截至今年8月底,该公司的自建连锁品牌影院数量已达65家、226块银幕,其票房已进入全国排行榜第8名,达到2.46亿元。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存在着不少极具潜力的城市亟待开发,甚至存在很多票房‘零’区域的城市。大地院线90%以上选点在“零”票房的新兴市场,而该院线第一批开发的影院均在当地形成垄断之势。实践证明,该院线采取持续开发空白市场这一战略,在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我们公司当下所采取的立足四川,依托多个影院发展基地(成都、深圳、西安、兰州、长沙、重庆),辐射周边,布局全国的发展战略,与大地院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我们稳打稳扎,一步又一步将我们的基础打的更加牢固,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我们相信,未来几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司影院的发展建设,不管是在全国一线城市还是省内二三线城市都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农村电影市场发展 2009年,就市场整体情况来看,城市观影仍然是票房贡献的主力。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乡镇统计困难造成部分票房统计缺失,另外,主流院线扎根大城市的现状对此有着关键性影响。考虑到商圈、消费力等因素,无论国有还是民营资本,在影院建设时都会首选经济发达的一线大城市,久而久之,造成院线在大城市扎堆,而广大乡镇、农村则出现“影院荒”,广大潜在观影人群无法实现正常消费。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建设农村数字院线,截止到目前,已发展农村电影数字院线218条,有数字放映队28730个,均比去年有所增长。但与城市人均拥有的银幕数相比,发展空间仍然巨大。由此可见,农村市场的庞大观影基础人群与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不成熟形成了一对矛盾,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在农村兴建电影院的投入产出比是困扰着农村电影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但农村人口的消费习惯与城市人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