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重镇,电影业近几年呈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票房发展速度、票价、单块银幕日产票房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2008年深圳电影票房总额首次突破两亿元,达2.4亿元,比2007年净增8700万元,增幅达56.8%。而处于电影产业链终端的影院建设也如火如荼。 金融海啸当前,深圳的电影市场不但没有退步,反而逆势而上,吹响向全国“进军”的号角。以深圳嘉禾、新南国为代表的电影集团还将“触角”伸到了省外——未来嘉禾除在深圳继续修建万象二期影院外,还将在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建立影院,使嘉禾在内地的银幕数量短期内达到60块,计划用两三年的时间,超越100块。新南国管理品牌今年7月将在江苏盐城、10月在天津、明年在南京陆续开设新影城,以深圳为大后方,“试水”各地市场。 现状:影院联合地产 10年前,老百姓印象中的电影院都是独立的建筑体,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院藏身于大型商场之中,商业联合地产催生了中国影院的新业态。记者了解到,截至2009年4月,深圳的五星级影城已达14家,再加上传统影院,共近30家,分布在深圳的各个区。而深圳200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也继续高歌猛进,票房成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在这14家“多厅影城”里,有很多是以深圳为基地起步的,如2005年率先享受CEPA政策而在深圳新建7个厅现代化影城的嘉禾集团。 香港嘉禾娱乐集团董事陈雪彦介绍,嘉禾集团是华人电影的老品牌,发展以亚洲地区为主。早在20世纪80年代,嘉禾最先将多厅电影城引进亚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第一大影城院线,在中国香港的排名也在前三甲。到了2009年,嘉禾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更加迅猛,包括在台湾扩张台北县、台中和台南的市场,在香港,今年底将新开全港第一个“全数码影城”等。今年,嘉禾还将在北京五棵松长安MALL、无锡茂业城、苏州GMI印象城、杭州万象城等城市内的大型综合商业MALL里建立影院,“我们将把在亚洲地区运营的成熟经验结合各地市场的特色去打造这些影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观影服务。” 有数据显示,目前高标准的五星级影城主要聚集在京、沪等人口过千万的大城市,以及沈阳、哈尔滨、福州、西安、成都、宁波、青岛等省会城市或沿海大城市。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地方的商业地产红红火火,利润惊人,新的电影院业态也备受青睐,各大影院集团已把这些城市视为拉动票房上升的新增长点。 趋势:开拓二级市场 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称,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12.5亿元,同比增长近50%,但目前电影业所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问题不容回避。他举例说,我国除东部以外,大部分城市仍然没有现代化多厅影院,还有2860个县基本上没有电影院,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 这一点被很多电影开发商看在眼里。从深圳市场起步,辐射到全国,在陈雪彦看来,深圳毗邻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底蕴为嘉禾集团提供了扎实的铺垫。“规模最为重要,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扩充,另外,我们也会陆续选择一些二三线城市,把我们在中国各主要城市乃至东南亚地区影城运营方面的成功模式推广到全国。” 新南国管理品牌负责人柳茜告诉记者,经过7年的长足发展,新南国管理品牌已成功发展成为拥有包括深圳、惠州、海口等5家高档现代化影城的大型电影连锁品牌,并有力地将品牌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资本,进入新型影院的投资建设,加入到全国影院建设大军中来。“二级电影市场的开拓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电影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南国管理品牌最开始的中影南国影城(惠州店)与将开业的江苏盐城金鹰影城项目都体现了我们进军二级市场的决心。”